操作者如發現質控物測定結果違背了質控規則應記錄失控情況或填寫失控報告單,上交專業組(室)組長(主管),由專業組(室)組長(主管)作出是否發出與失控相關的那批患者標本檢驗報告的決定。
對失控的最佳處理是確認問題的原因,發現問題并提出妥善解決辦法,消除失控的原因并防止以后再次發生。
多種因素可導致出現失控。這些因素包括:操作失誤,試劑、校準物、質控物失效,儀器維護不良以及采用不當的質控規則和太小的質控限范圍,一個分析批測定的質控物數不當等。尋找失控原因和處理的步驟如下:
1、重新測定同一質控物 主要用以查明人為操作誤差,并可以查出偶然誤差。如是偶然誤差,則重測的結果應在質控范圍內(在控)。如果重測結果仍不在控制范圍內,則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 2、新開一瓶質控物 重測失控項目如果結果正常,那么應檢查是否原來質控物因保存或放置不當而變質。如果結果仍不在允許范圍,則進行下一步。 3、進行儀器維護或更換試劑,重測失控項目 檢查儀器狀態,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換,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換,對儀器進行清洗等維護。更換試劑重測失控項目。如果結果仍不在允許范圍,則進行下一步。 4、重新校準,重測失控項目 用新的校準液校準儀器,排除校準液的原因。 5、請專家幫助 如果前面各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結果,可能是更復雜的原因,實驗室很難自己簡單排除,此時可與儀器或試劑廠家聯系請求技術支援。實驗室應記錄此過程并至少保存2年。 實驗室應建立制度,在出現質控失誤時,有相應措施驗證患者檢測結果。查明導致失控的原因,如是假失控,經授權人員批準后可發出原來的標本檢測結果。如是真失誤,在查出原因并得到糾正后,應重新檢測患者標本后并發出新的檢測報告。有些實驗室為節省資源,常隨機挑選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標本先進行重新測定,最后根據既定標準判斷先前測定結果是否可接受,如果差異不大,則發出原先測定結果。否則仍應對所有失控患者樣品進行重新測定。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部分來源于互聯網,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核實后協商處理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