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商家在火鍋底料及小吃類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檢測有了新技術。記者日前從汕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技術小組一項獲得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科技立項的項目已順利完成,并在國內首次實現了使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同時對火鍋底料及小吃類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所產生的罌粟堿、那可汀、嗎啡、蒂巴因、可待因5種生物堿的檢測方法。
據了解,由于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的檢測方法制訂工作相對滯后,雖然早在2008年12月,衛生部就將罌粟殼列入第一批非食用物質名單,2011年3月還將其列入第五批非食用物質名錄中,并禁用于“火鍋底料及小吃類食品”,但迄今還沒有頒布相應的檢測標準方法。
而近段時間以來,有媒體陸續報道多宗不法商販為招攬回頭食客,涉嫌在火鍋底料及小吃類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的案例,這種不法行為會對長期食用上述食品的人群造成較大危害。
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汕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及時成立攻關小組,組織技術骨干開展《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技術檢測火鍋底料及小吃類食品中罌粟殼生物堿的研究與應用》,該項目也獲得了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汕頭市的科技立項。經過努力,目前該項目已順利完成,并在國內首次實現了使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同時對火鍋底料及小吃類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所產生的罌粟堿、那可汀、嗎啡、蒂巴因、可待因5種生物堿的檢測方法。該方法靈敏度高、選擇性強,準確度好,適用于對火鍋底料、鹵制品、飲料、調味品及小吃類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的微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