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出爐。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果德安領銜完成的“國際化導向的中藥整體質量標準體系創建與應用”項目榮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據記者了解,該項目建立了系列被中國藥典和國際主流藥典采納的中藥質量標準及相關指導原則,開辟了我國學者制定《美國藥典》和《歐洲藥典》中藥標準的先河,為中藥標準國際化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致力于建立科學可循的中藥質量標準
中藥標準走進美國藥典一直是中國學者在努力的事情。此前中國學者提交過的積雪草、穿心蓮標準,因為標準制定的理念和起草的方式與美國藥典差別較大,未被采納。而印度學者制定的標準卻被認可。
“目前中醫藥行業正處于黃金時期,我希望能夠將體系推向國際,讓標準由國人來制定。”果德安認為:“標準,是國際的通用語言。如果沒有科學、可循的中藥質量標準,中藥很難走出去,也很難國際化。”
經過幾年鍥而不舍的拓荒,果德安團隊碩果累累:2012年,由果德安團隊提交的丹參藥材標準成為由中國學者制定的、第一個進入美國藥典的中藥標準;領銜的“中藥復雜體系活性成分系統分析方法及其在質量標準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榮獲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做“有力”的第三方檢測平臺
回想一路走來,果德安在談話過程中提及最多的詞語為:科學、可循、實用。鑒于此,他提出了“深入研究,淺出標準”構建中藥現代質量標準的基本概念。
“我的理想是做第三方國家中藥質量檢測中心。”果德安制定的人生三步曲,如今已順利邁過前兩步。
第一步,解決基礎科學問題,了解中草藥含哪些成分、哪些成分有效;第二步,是構建科學可循實用的中藥質量標準體系,把標準運用到實踐當中,用到最高的藥典標準中。
果德安告訴記者,現在以研究團隊為主要力量建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藥質量標準研究平臺,成功組建了“中藥標準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平臺通過國家專項資金和自籌資金共3.3億元建立第三方中藥質量檢測技術平臺——國家中藥質量檢測中心”。果德安表示,第三方平臺并非執法部門,但會比執法部門更有力。他希望借此,健全中藥標準化技術服務體系,形成中藥標準化建設長效機制,全面推動中藥產品質量的提升。
“我們研究所雖然體量小,但戰斗力強。”果德安期待,未來中藥標準能逐漸在國際上占據主導地位,在國際上擁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