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自行參加外部能力驗證,結果不滿意的,怎么關閉不符合項?在得知不滿意結果至關閉不符合項期間,該項目怎么處理?
需要采取糾正措施,對不滿意的能力驗證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對相應領域的檢測項目暫停認可標識的使用。驗證糾正措施是否有效,驗證的方法是再次參加能力驗證或者測量審核,獲得滿意結果,自行關閉不符合項,然后自行恢復實驗項目標識的使用。糾正措施需要在180之內完成,整改記錄要完全保留。
二、擁有CMA資質的實驗室,可不可以把客戶委托的項目全部分包出去?
不可以,CMA不允許全范圍分包。
三、給生產企業做抽樣檢測。按相關標準,以10%抽檢樣品,該批次的抽檢樣品經檢測,100%合格,如果未抽的90%里出現不合格產品被監管部門查出,是不是實驗室負擔相關責任?如果抽檢后,企業在該批次插入不合格產品,被查出,責任怎么劃分?為了規避實驗室的風險,在與企業簽訂的合同或者協議里應附帶哪些規定?還是在報告中備注“僅對來樣負責”,就可以規避風險?
1、抽樣不是一個簡單的抽取過程,是要按照抽樣方法和標準來執行的。抽樣還涉及統計計算和布點。
2、如果抽樣之后在該批次中插入了不合格的產品,需要注意:
a)抽樣后,應該對抽樣樣品封樣處理,不允許再動,封樣要做到不讓客戶再處理,然后雙方簽字才能帶回實驗室的。
b)如果是在抽樣剩余的90%中放入了不合格產品,被查出來,是企業全責,和實驗室無關。
c)檢測協議里,可以聲明:如果不抽樣的,可以聲明“結果僅適用收到的樣品”。
四、HJ8.2-2020《生態環境檔案管理規范 生態環境監測》中要求很多檔案保存期限為30年,以前不是只保存6年,第三方需要按照這個標準來執行嗎?如果行業內有特殊的規定,按照行業特殊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