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国产区美女福利/法国啄木乌系列56部/美女被遭高潮免费网站动漫 - 成人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注意|您的實驗設備該校準了嗎?

2020-04-16 作者: 瀏覽數:1378
 

1

 

設備定期校準的主要目的

 

實驗室對設備進行定期校準的主要目的有:

1) 建立、保持和證明設備的計量溯源性;

2) 改善設備測量值與參考值之間的偏差及不確定度;

3) 提高設備不確定度的可信性;

4)確定設備性能是否發生變化,該變化可能引起實驗室對之前所出具結果的準確性產生懷疑。

 

2

 

設備初始校準周期如何確定

 
 

     設備初始校準周期的確定應由具備相關測量經驗、設備校準經驗或了解其它實驗室設備校準周期的一個或多個人完成。確定設備初始校準周期時,實驗室可參考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所采用的方法和儀器制造商建議等信息。此外,實驗室可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預期使用的程度和頻次;

2)環境條件的影響;

3)測量所需的不確定度;

4)最大允許誤差;

5)設備調整(或變化);

6)被測量的影響(如高溫對熱電偶的影響);

7)相同或類似設備匯總或已發布的測量數據。

 

3

 

設備校準周期的調整

   

ISO/IEC 17025:2017 中 6.4.7 規定:【實驗室應制定校準方案,并進行復審和必要的調整,以保持對校準狀態的信心】

      實驗室制定校準方案后,應在后續使用中結合設備的使用情況和性能表現作出必要的調整。設備的校準周期以及后續校準周期的調整一般應由實驗室(或設備使用者)確定,并以文件化的形式規定。如果設備的校準證書中給出了校準周期的建議,實驗室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采用。

 

4

 

設備后續校準周期調整需考慮的因素

   

設備后續校準周期的調整,一般應考慮以下因素:

1)實驗室需要或聲明的測量不確定度;

2)設備超出最大允許誤差限值使用的風險;

3) 實驗室使用不滿足要求設備所采取糾正措施的代價;

4) 設備的類型;

5) 磨損和漂移的趨勢;

6)制造商的建議;

7) 使用的程度和頻次;

8)使用的環境條件(氣候條件、振動、電離輻射等);

9)歷次校準結果的趨勢;

10) 維護和維修的歷史記錄;

11) 與其它參考標準或設備相互核查的頻率;

12)期間核查的頻率、質量及結果;

13) 設備的運輸安排及風險;

14)相關測量項目的質量控制情況及有效性;

15)操作人員的培訓程度。
 

北京愛格森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為您提供專業的實驗室認證認可(CMA、CNAS)咨詢。
咨詢電話:010-51288971

推薦新聞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詢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