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食品和藥品抽驗合格率99.2%和99.9%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2017年,北京市食品監測樣本15.7萬件,其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的大米、小麥粉、食用植物油、豬肉、蔬菜、豆制品等重點食品的抽檢合格率達到99.20%;抽驗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樣本1.5萬件,合格率99.9%。未發生大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2017年,東城、西城、海淀、順義率先達到“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標準,豐臺、石景山、通州3個區已接受評估,為3年時間整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夯實了基礎。
2.18萬家餐廳完成“陽光餐飲”工程建設
2017年,北京全面推動餐飲服務業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化、操作加工過程可視化、信用信息評價透明化,促進全市餐飲服務業跨越提升。截止目前已經有2.18萬家餐飲服務單位完成“陽光餐飲”工程建設,建成“陽光餐飲”示范街(區)53條。
為順應“互聯網+”模式,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監管手段,試行食品生產許可網上受理審批,試點推行食品二維碼追溯系統,推行進京牛羊肉產地追溯“身份碼”,促進互聯網訂餐平臺共建自律聯盟,堅持“以網管網”的思路,使食品藥品監管更加科學、有效。
此外,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先后組織開展乳制品、肉制品獸藥殘留、白酒和食用植物油、冷鏈即食、復配營養強化劑、膨化食品等重點食品和學校及校園周邊餐飲單位專項整治。據悉,該局網站群全年公開政府信息11.7萬余條。
京津冀共建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2017年,北京引進河北省、天津市127個縣(市、區)120個品種約370萬噸食用農產品。三地共建“京津冀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簽署合作協議,推動三地于2025年全域達到“京津冀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目標。
“北京標準”保證“菜籃子”更豐盛安全
談到2018年的工作,該局介紹,北京將同20家外埠主要供京農產品基地進一步完善產銷銜接機制,探索建立“基地直供、企業直銷、全程可溯、標準管理”新模式,參照供港模式,研究制定食品供應的“北京標準”,使首都市民“菜籃子”更豐盛、更安全。
此外,北京將持續開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在200家商場超市建立精致優質食用農產品專區專柜,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