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北方濃重的霧霾天氣隨著夏日的到來慢慢消散,但關于空氣凈化器的話題卻伴隨新國標的即將實施愈演愈烈。
新國標成為雜牌到正規軍的一道分水嶺
據悉,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將于6月份執行,新國標著重強調了潔凈空氣量(CADR)、累計凈化量(CCM)和噪聲3個主要性能指標,并且明確了產品標識內容,同時還給出了適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參考系數。這意味著市場上廣泛存在的甲醛等氣體去除率的虛假宣傳、凈化效率的概念炒作以及CADR虛標等問題將就此結束。
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外界所熟知的一些專業廠商、實力較強的綜合性家電廠商以及一些玩跨界的IT企業在內,空氣凈化器市場品牌數量超過300多個。在新國標出臺之前,市場可謂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一些不法商家在夸大效果的同時,對產品的市場定價動輒數千元,但實際上空氣凈化器的生產成本比較低。
中山某做知名冰箱出口企業一位高層對這個行業里的高產品定價更是嗤之以鼻。他認為空氣凈化器企業大部分都做的是暴利(沒良心)生意。“我們一臺對開門的大冰箱,成本價也就1000多元,而很多空凈企業賣的產品常規的都5000元左右。如果他們能1000多元賣給消費者,就算是有良心了”。
有一點至少可以明確,隨著新國標的實施,空凈行業從產品賣點到價格定位會逐漸規范化、透明化。新國標將成為這個行業從雜牌到正規軍的一道分水嶺。
凈美仕董事長于書權接受中國家電網采訪時認為,新國標執行后將對市場起到規范作用,一些不懂市場不懂產品的雜牌企業可能會被淘汰掉。但于書權同時擔心,“雖然標準執行了,消費者對標準可能一開始沒有認知、不能通過標準選擇產品”。
空凈產品應該活的“更精細”
相比標準這只“大棒”,讓企業以及這個行業更加困惑的是空凈產品的未來。業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空氣凈化器是個現象型產品,能活多久都不知道”。
空凈產品應該定位更細分,不僅僅是以霧霾為噱頭
空氣凈化器這幾年的火爆程度是和空氣質量成正比的,霧霾、PM2.5成為空凈產品核心噱頭的同時,也給行業埋下深深隱患。
今年1季度霧霾天氣減少的同時,空凈行業也遭遇了滑鐵盧。據奧維云網的研究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空氣凈化器零售市場銷量規模為170萬臺,同比下降17.9%;銷售額規模38.5億元,下降17.6%,整體市場較去年呈下降趨勢。細分市場來看,線下市場遇冷,增長缺乏動力,帶動凈化器整體規模下滑;而受互聯網洗牌的影響,線上市場同樣是增長遇阻。
對于1季度市場下滑原因,奧維云網空調環境事業部的總經理劉大任分析認為:第一,消費者感官麻木,霧霾問題出現已有兩年左右,消費者也逐步對這一“常態化”問題陷入麻木,企業針對霧霾的“專業做凈化××年”、“多重過濾系統”等賣點,已經很難刺激到消費者的購買需求;第二,企業遭遇信任危機,行業的眾多虛假宣傳亂象,,如虛標CADR值、使用面積,混淆、偷換凈化概念等做法,已經讓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產生疑惑甚至是方案,嚴重阻礙了市場的健康發展。
據記者了解,像曾經產品熱銷的夏普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優莎娜等浙江OEM品牌等,1季度產品銷售均出現下滑情況,這個時候 “內銷轉出口”成了一些企業應急之道。
于書權向記者分析認為,以前國內從事空凈產品的品牌不多,當霧霾來了,大家一窩蜂的開始做,覺得市場前景非常大,等霧霾沒了,又覺得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去年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突然低價攪局,讓整個行業的價格趨勢往下走,很多品牌有可能是受新進品牌的擠壓從而出現市場下滑情況。
這樣一個致力于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產品,沒有了霧霾,就真的活不下去了嗎?
“真正做空凈產品的專業類企業才知道這個市場的持續性”,于書權對沒了霧霾空氣凈化器活不下去的說法不太認同,他告訴記者,每年美國進口500萬臺空凈產品持續了很多年,日本使用空凈產品也很穩定。
“其實除了去除PM2.5,空氣凈化器還有更多應用場景,比如防止花粉過敏,除甲醛、二手煙等等”,于書權認為,空凈產品應該更加細分化,不同的應用場景有不同的功能產品。
劉大任認為,凈化器面臨重新定位。企業若一味以霧霾作為宣傳噱頭,將會受制于環境;而加強凈化技術研發、打造強勢產品,才是企業最佳出路。在2015年一季度的已銷產品中,在除甲醛、除PM2.5等基本功能之外,濾網更新提醒、空氣質量檢測等功能的滲透率均達到了50%以上,凈化器智能化、可視化等方面的功能開發仍在持續,初效濾網的自動清潔、電源線的自動收納等功能也在逐步完善。企業在營銷策略上,需要擺脫霧霾刺激手法,從普及凈化知識、傳播健康高品質生活理念等多個維度去正向引導消費觀,繼而加深市場培育,為行業打造剛性市場需求。
此外,行業標準還要繼續完善。新國標仍屬于推薦性國標,約束力度有限,行業還需要一個強制性的國標,以肅清行業格局,為空凈市場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