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民營檢測機構面臨不對等競爭生存艱難
2014-09-18
作者:
瀏覽數:1062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對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限制的逐漸放開,濰坊本地也相繼出現一些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但運營情況舉步維艱。14日,記者調查發現,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雖然存在價格優勢,甚至有經驗和技術優勢,但因不對等競爭、認可度存疑依舊難獲市場認可。
奎文區福壽街一家建筑工程質量評測機構自2014年初成立后,開始對外承接一些基礎工程檢測、咨詢,但目前承接的本地檢測工程屈指可數。該機構負責評測工作的呼經理稱,大多數承接的評測任務來自濟南和青島兩地,“在濰坊這樣的三線城市,相對比較保守,大部分還是相信官方運營的檢測機構,像我們這樣的機構還停留在拓展市場的初期。”
呼經理告訴記者,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講,民營和官方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都是民間檢測機構,只要獲取資質后,最終的評測結果都是法律認可的報告,“但是大多數人依舊不會選擇我們,而是在一些原因的影響下,選擇官方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分析原因,呼經理說主要是因不對等競爭和一些人對民營機構的不信任,“當然也是一種市場習慣。”
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拓展市場過程中,通常會采用的辦法就是提供更加便宜的檢測價格,“降低利潤,吸引更多人選擇我們,這是最直接的辦法。”呼經理說,民營機構在技術方面也有優勢,通過提升技術從而能夠檢測一些官方機構無法檢測的工程。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國家政策允許民營檢測機構進入市場,但是民營機構的發展卻遲遲打不開局面,直到今年5月份,濰坊才在安丘成立濰坊第一家食品安全第三方檢測機構。機構建設投入的巨大成本投入與效益并沒有成正比,一些民營企業盈利艱難。
另外,民營機構開拓市場的渠道十分受限,評測單位此前習慣與官方運營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打交道,對新興的民營檢測企業存有顧慮和不信任感,對民營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是否權威,也存有一定的疑慮。種種限制,使得民營機構在濰坊這樣的三線城市運行過程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