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學校長透露教育部將取消“211”“985”工程建設。這一消息后雖被教育部否認,但引發了全社會對“211”“985”工程的再次關注。
已經走過了近20年歷史的“211”“985”工程,雖然在促進中國高校水平、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211”“985”在獲得國家科研經費撥款、學生就業方面的“含金量”越來越大,出現的一些問題和未來走向值得關注。
“211”“985”成為高校“貧富分水嶺”
事實上,旨在為建設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而設的“211”“985”工程,是在近20年前以行政計劃手段配置教育資源的結果。
“211工程”、“985工程”分別是國家在上個世紀末先后提出的高校重點建設工程,前者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目前總共有112所高校進入“211”;后者是在“211”范圍內進一步甄選世界一流大學,僅有39所高校“上榜”“985”。
事實上,兩個工程不僅給高校劃出了“三六九等”,更決定了大學的“貧富”——它的背后就是教育經費撥款。高校對“211”“985”的角逐,說白了就是對專項經費的爭奪,這筆可觀的經費既有國家撥款又是省級配套,入圍與否對高校的發展是天壤之別。
這從各級政府財政撥款占高校科研經費的比重中可見一斑。2013年,作為“211”“985”序列的清華大學科研總經費最多,為39.31億元,財政撥款為27.75億元,占了70.6%,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經費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學,4.6億元中僅有26.1%為財政撥款,約1.2億元,兩者科研經費所獲的財政支持相差23倍多。
然而,各高校對“211”“985”的爭奪卻天然不在“同一起跑線”。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廣東就業率最高的高校之一,高考錄取分數線也在不少“211”高校之上,但卻不是一所“211”高校。其原校長徐真華告訴記者:“我們從未申報過‘211’,因為我們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當時,‘211’入圍要么是部屬院校,要么各省只能推薦一所省屬院校,我們既不是部屬,也沒進入省里重點培養的視野,先天沒有機會。”
“211”“985”評選強調“平衡”和“經濟實力”,為突擊上馬學生被拉搞“接待”
表面上,“211”評審主要指標有學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科研、師資、研究生規模等,實際上卻受很多與“辦學水平”無關的因素影響,如經濟實力,學科地位,以及行政思維中的平衡主義、貪大求全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哪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強,爭“211”的可能性就大得多,最典型的就是江蘇。其他經濟實力相對弱的省市,“211”評選就受到影響。比如全國其他部屬師范類院校都進了“211”,僅有一所地處西部的院校沒進,原因卻僅僅是因為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后。
儲朝暉還介紹,由于是行政主導下的資源配置,所以申報評審過程又同時存在很強的“平衡思想”——哪一個行業有了“211”重點學科,其他行業也得有;某一個地區有了“211”,就要考慮其他地區,“并不完全按學術標準,一些不夠條件的也拿到了‘211’。”
以湖南為例,在211工程大學中,目前已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國防科大4所。同樣位于湖南的湘潭大學,是該省教育部共建大學、唯一沒有經過大規模合并的老牌綜合性全國重點院校,在武書連2013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中位居綜合實力第79位,然而,它卻至今沒能評上“211”。另一方面,一些教育水平、科研能力、學科建設都非常一般的高校,但出于搞地區平衡的行政需要,“分果果”一樣均在“211”之列。
為了能上馬“211”,符合各項指標,不少高校是采取了“運動式”突擊戰:上馬基建項目,增加學科專業,招兵買馬挖“老師”。
據一些當年評“211”的在校生回憶,“那時候學校要評‘211’,到處是美化工程,一些從來沒有的專業突然冒出來,學生老師甚至沒幾個,我們學生會干部都被拉去搞各種‘接待’”。
“惡性競爭”手段也相當普遍。儲朝暉說,有一些學校為了評上“985”“211”,從其他高校挖了很多師資。“如南京某一所高校為了參評,挖了很多江西、安徽的老師,哪怕對方會違約,也重金挖走了很多人。挖了這些老師以后,人事檔案不給沒關系,另外建檔,以至于鄰省高校人人自危。這種現象比較普遍,破壞了整個高等學校發展的生態。”
我們是否還需要“985”“211”?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教授黃崴說,“985”“211”的產生在當時中國教育資源有限,高等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與西方差距大,需要集中資源辦好一部分高水平大學是有積極作用的。
但一些教育專家同時指出,近20年前制定的“985”“211”工程,與現今的中國高校的發展現狀并不太完全適應,并且容易引發一些弄虛作假、教育“懶政”等“副作用”,應該盡快做出相應的調整。
比較明顯的一個弊端就是爭搶經費、加劇教育不公。
一些高校即便有了“入圍”參評資格,也需要“跑部錢進”拿項目。廣東省政府督學鐘院生說,由于專項資金不是采取公開競爭的分配方式,更沒有社會的廣泛參與和監督,完全依靠行政手段,長官意志,專家依據上報材料評審,封閉運行,有尋租空間,所以很多高校在北京都設了“資金辦”,“跑部進京”爭經費。跑到了的學校錢越來越多,其它學校則錢越來越少,惡性循環,加劇分化。
另外,由于有“985”“211”的存在,導致一些招聘單位以此作為“門檻”設限招聘大學畢業生,導致很多非“985”“211”高校的畢業生難以獲得公平的競爭機會,進一步加劇了大學生就業難。
教育專家指出,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高校的發展已經遠非當年的“弱、小、散、少”的狀況,而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萬馬奔騰。因此,有比較濃重的行政干預色彩的“985”“211”,在現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阻礙中國高校在一個公平環境中良性競爭、協同發展的“負能量”。
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歷史上已經基本完成使命的“985”“211”,未來如何更契合中國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之路,如何調整和改革,不至于淪為“沉睡的規定”,值得人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