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認可日”是世界各國宣傳和推動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的共同節日。2007年10月,國際認可論壇(IAF)和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聯合將每年6月9日確定為國際認可日,2010年后改為“世界認可日”,旨在推動認可及檢驗檢測認證在全球的廣泛發展。每年“世界認可日”前后,全球100多個IAF、ILAC成員方都將舉行紀念活動。
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是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手段和貿易便利化工具,是世界各國市場準入和監管的技術性措施,是支撐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質量基礎設施。在中國政府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的有力推動下,我國每年的“世界認可日”主題活動緊密結合國家發展需求,政府、行業、社會各方廣泛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交流研討、分享體驗、宣傳推廣等活動,共同推動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的優良實踐,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在國際業界具有重要影響,成為中國特色的國際性活動品牌。
國際認可論壇(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英文縮寫IAF),成立于1993年1月,是由世界范圍內的從事認證機構認可、審定核查機構認可的認可機構及其利益相關方共同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IAF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提高合格評定和認可活動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推動經過認可的合格評定結果得到采信,以促進貿易便利化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IAF成員分為認可機構成員、協會成員(代表合格評定機構、工業界、用戶等利益相關方的國際、區域或國家層面的協會組織)、區域合作組織成員三類。
IAF的目標: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技術壁壘協定(TBT)的原則,通過各認可機構在相關認可制度等方面的廣泛交流,促進和實現經過認可的合格評定結果的國際互認,減少或消除因合格評定和認可而導致的國際貿易技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簡介
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英文縮寫仍為ILAC)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國際實驗室認可大會(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nference,ILAC),其宗旨是通過提高對獲認可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和校準結果的接受程度,以促進國際貿易。1996年ILAC注冊成為一個正式的國際組織,其目標是在致力于上述宗旨的認可機構間建立一個相互承認網絡。ILAC目前有100多名成員,分為正式成員、準成員、區域合作組織和利益相關方成員等。
ILAC的目標:
(1)研究實驗室認可的程序和規范。
(2)推動實驗室認可的發展,促進國際貿易。
(3)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實驗室認可體系。
(4)促進世界范圍的實驗室互認,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評審。
IAF/ILAC現有成員機構來自12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這些經濟體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96%,形成了一個廣泛的全球認可網絡。目前,IAF和ILAC成員認可機構在全球范圍認可了12000多家認證機構、85000多家實驗室和13000多家檢驗機構、600多家能力驗證提供者和200多家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生產者。IAF/ILAC及其承認的區域認可合作組織的多邊互認協議范圍包括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認證、人員認證、審定核查、檢測、校準、檢驗、能力驗證、標準物質生產等各類認可制度。
1980年,國家標準局和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共同組團首次參加國際實驗室認可大會(ILAC)。
1992年,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共同組團,作為發起成員參加了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APLAC)第一次全體大會。
1994年1月,中國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R)首次參加國際認可論壇(IAF)全體大會。
1995年4月,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中國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CIBLAC)首批簽署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APLAC)諒解備忘錄(MOU)。
1995年6月,中國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R)、中國產品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P)、出口商品生產企業質量體系(ISO 9000)工作委員會(CCQSEM)首批簽署國際認可論壇(IAF)諒解備忘錄(MOU)。
1995年7月,中國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R)、中國產品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P)、出口商品生產企業質量體系(ISO 9000)工作委員會(CCQSEM)作為發起成員首批簽署太平洋認可合作組織(PAC)諒解備忘錄(MOU)。
1995年7月,中國認證人員注冊委員會(CRBA)、中國出口商品生產企業質量體系(ISO 9000)工作委員會(CCQSEM)作為發起成員首批簽署國際審核員與培訓協會(IATCA)諒解備忘錄(MOU)。
1996年9月,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中國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CIBLAC)首批簽署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諒解備忘錄(MOU)。
1998年1月22 日,國際認可論壇(IAF)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在中國廣州舉行,國際認可界第一個國際互認協議——“國際認可論壇(IAF)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在此次會議上首次簽署。中國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R)在此次會議上簽署了國際認可論壇(IAF)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成為首批加入國際認可合作組織第一個多邊互認協議的、唯一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認可機構。
1998年1月24日,中國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R)簽署 PAC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1998年8月12日,中國認證人員國家注冊委員會(CRBA)簽署IATCA審核員培訓課程批準和審核員注冊互認協議(IATCA-MLA)。
1998年11月5日,中國國家進出口企業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原CNAB)簽署 PAC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1999年11月10日,中國國家進出口企業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原CNAB)簽署IAF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1999年12月3日,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 簽署APLAC 檢測實驗室和校準實驗室認可相互承認協議。
2000年11月2日,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簽署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檢測實驗室和校準實驗室認可相互承認協議。
2001年10月25日,中國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CIBLAC)簽署APLAC相互承認協議。
2001年11月3日,中國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CIBLAC)簽署ILAC 實驗室認可相互承認協議。
2004年7月8日,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簽署PAC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04年10月9日,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簽署IAF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04年12月9日,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簽署APLAC檢查機構認可相互承認協議。
2007年12月6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簽署APLAC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生產者(RMP)認可相互承認協議。
2007年12月6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簽署APLAC醫學實驗室認可相互承認協議;同年,簽署ILAC醫學實驗室認可相互承認協議。
2008年6月26日,CNAS簽署PAC產品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08年10月20日,CNAS簽署IAF 產品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09年7月30日,CNAS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機構認可結果獲得了全球良好農業規范(GLOBALG.A.P.)的承認。
2012年10月25日, 在2012年IAF-ILAC 聯合年會上, 檢驗機構相互承認協議制度獲得批準實施。CNAS 檢驗機構認可制度首批加入ILAC檢驗機構相互承認協議。
2014年6月,CNAS簽署PAC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14年10月,CNAS 與其他25 個國家認可機構一道,在產品認證機構認可互認主范圍項下,首批簽署了IAF關于全球良好農業規范(GLOBALG.A.P.)認證認可的多邊互認協議。
2015年1月8日,CNAS簽署APLAC 能力驗證提供者(PTP)相互承認協議。
2015年11月5日,CNAS簽署IAF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16年6月20日,CNAS加入PAC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16年12月,CNAS加入IAF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2019年10月2日,CNAS加入ILAC能力驗證提供者(PTP)相互承認協議。
2019年12月31日,CNAS加入APAC溫室氣體審定與核查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20年7月22日,CNAS簽署ILAC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生產者(RMP)認可相互承認協議。
2020年11月3日,CNAS加入IAF溫室氣體審定與核查機構認可互認協議,并進一步拓展至APAC國際民航組織碳核查機構認可互認分項和IAF國際民航組織碳核查機構認可互認分項,成為世界上首個加入國際民航組織碳核查機構認可互認的認可機構。
2021年3月2日,CNAS加入APAC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2021年4月1日,CNAS加入IAF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可多邊互認協議。
信息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