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制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中國制造也有著無法回避的尷尬:不少產品依然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產品品質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有著明顯差距。
當前,我國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已經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廣大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國制造必須加快品質革命,才能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從外部環境看,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回歸”的步伐加快,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加快推進,客觀上也要求中國制造業必須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中國制造業要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必須來一場品質革命。要實現品質革命,必須首先升級中國制造的標準體系。中國制造之所以“大而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標準等方面與世界制造強國差距明顯。標準是企業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標準化戰略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性核心要素。沒有標準的更新升級,產品品質升級就失去了方向和依據,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跨越也就無從談起。
因此,必須整合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多方資源,積極開展標準制定、評估、試點、驗證和推廣應用工作,使中國制造的標準水平逐步與國際接軌;積極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努力在標準制定中爭取話語權,努力使中國標準成為世界標準。
有了高水平的標準體系之后,中國制造還應扎扎實實地對標標準,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技術和產品創新,支持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和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加快關鍵技術標準研制,促使制造業按照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術標準發展壯大,以高水平的技術、質量占領市場、引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