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由公辦變民營
江西省環評市場再無“紅頂中介”
3家機構未在規定期限內脫鉤被注銷資質
近日,環保部發布公告稱,由于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脫鉤,將注銷天津市環境影響評價中心等29家機構建設項目環評資質。其中,江西省有3家在列,分別為江西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上饒市環境科學研究所、撫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
而在此前,南昌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下稱南昌環科院)已在今年3月悄然發生了身份變化,由政府控股企業變為民營企業。記者了解到,作為曾經的環評市場“紅頂中介”,我省各地環保系統環評機構已全部改制或退出市場。
國企變為民企
在我國,一個建設項目能否上馬,環評機構往往是第一道門檻,也因此成為市場的“香餑餑”。然而,由于不少環評機構直屬于政府單位,有的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紅頂中介”和“權力尋租”現象突出。
2015年3月,環保部印發《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規定省級和非西部地區的省級以下環保系統具有環評資質的直屬單位,以及環保系統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成立的企業性質環評機構,必須在2016年6月30日前與直屬單位徹底脫鉤。
作為南昌市內唯一一家環保系統內的環評機構,2016年2月,南昌市環科院選擇整體劃歸給其他企業。3月,江西祥瑞集團旗下的泰耐克公司最終以3000萬元完成收購。盡管辦公地點仍在環保局附屬大樓內,但南昌環科院已由一家國企徹底轉變為民營企業。
在考慮如何與市場上其他企業競爭前,擺在南昌環科院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人員去留問題。“我們的環評工程師大部分都是80后,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技術能力非常強。要在市場上立足,必須留下他們。”南昌市環科院副院長黃卉說。
人員基本留了下來
今年32歲的劉志春,來南昌環科院工作已有4年,如今已是環評部部長。今年初,脫鉤的消息傳來時,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要么留在企業,要么回到政府單位。
“我也沒怎么考慮,很快就堅定信心留下來。”劉志春說,“因為企業是以績效說話,項目做得多、做得好,收入就高。按照目前的收入機制,我們比以前可以多賺50%。”
據了解,今年脫鉤前,南昌環科院共有26人,環評工程師11人。脫鉤完成后,不僅原有的人基本留了下來,還新添了來自省環科院的6名骨干。今年31歲的胡麗珍就是6人中的一位。盡管是女性,但擁有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她,一樣不希望回到政府單位。
“如果回去,那就是拿基本工資,沒有項目,沒有績效,很死板。對于環評工程師,市場需求還是很大,我希望在企業獲得更好地發展。”胡麗珍說。
新的環境不僅讓劉志春和胡麗珍可以獲得更多收入,一些以前不敢奢望的福利待遇,如今也成為現實。黃卉透露,環科院改制三個多月,已經安排了兩次集體旅游活動,雖然只在省內,但以前這都是不可能的。“民營企業不像國企那樣受約束,我們這么做就是為了創造更好的團隊氛圍。”
“全員營銷”應對競爭
據統計,我省目前已經備案的擁有環評資質的機構在50家左右,其中不乏國內知名的甲級資質單位。失去了“紅頂”光環的南昌環科院,如何面對新的競爭?
“說實話,以前環評業務招標時,很多企業認為我們是政府單位,好辦事,審批快。”黃卉說,但現在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看看誰的實力更強。”
變被動為主動,是南昌環科院最大的變化。在內部管理上,這家民營企業開始實行“全員營銷”,不論是市場人員,還是技術骨干,都背負了一定的銷售壓力。為了促進員工業務水平的提升,南昌環科院內部也實行競爭機制。“誰能力強,誰就接大單,收入就越高。”
此外,環評市場開放后,劉志春和他的團隊也遇到不少新問題。“很多小企業為了搶市場,報出很低的價格。這樣的惡性競爭,給市場造成了很大影響。”劉志春說。
“事實上,類似的問題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我們其實是處在一個改制的漩渦中。”黃卉說,南昌環科院已經在為甲級資質做準備,并將環評業務范圍擴大到全省,甚至全國。“我們業務領域不會只局限于環評,要多元化發展。還有我們自己的環保大樓、博士工作站,都已在規劃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