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省政府獲悉,陜西省將建設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到2020年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點位全覆蓋。相關監測數據將準確反映陜西省的生態環境質量及其變化趨勢、污染源排放狀況、潛在生態環境風險等內容。
陜西省政府近日發布《陜西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完善陜西省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提出要建設高效統一的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天地一體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測管協同的污染源監測體系、科學嚴密的核與輻射監測體系。實現環境監測信息互聯共享,構建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
陜西省還將加強生態環境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建立以西安市為代表的關中城市群、漢中市為代表的陜南地區和延安市為代表的陜北地區大氣污染物源解析和源清單編制的常態化工作。加強城市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建設,逐步形成以省級為龍頭、市級為骨干的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體系。形成全省協同的應急監測能力。
此外,陜西省還將建立監測與管理聯動的測管協同機制,加強對重點排污企業的執法性監督監測;加大力度考核巡查生態環境監測質量,嚴肅查處違反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及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