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中車集團獲悉,當地時間11月15日上午,隨著一聲響亮的笛聲,中國出口歐洲的首列動車組在馬其頓成功開跑。馬其頓動車組項目既是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首個動車組項目,也是中國動車組產品符合歐洲TSI(歐洲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要求進入歐洲市場的第一單。TSI是國外產品進入歐洲必須通過的認證,在此之前,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軌道交通產品一般為電力機車、地鐵、輕軌列車,相對于上述產品,動車組技術更加復雜、研制難度更大。
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株機公司)副總工程師、馬其頓動車組總設計師陳喜紅透露,技術人員在該動車組上首次采用低地板設計技術,首次采用鉸接式轉向架,首次按照歐洲標準采用三級防撞設計。該動車組設計按照最嚴苛的歐洲標準EN15227:2008要求,采用三級碰撞能量吸收系統,能在兩列車以時速36公里相撞,或一列車以時速36公里撞擊80噸貨車,或一列車以時速50公里撞擊15噸可變形障礙物等工況下,通過車體的能量吸收系統,確保乘客和司機的安全。
此外,在防火、防寒、人性化、衛生清潔、外觀設計等方面,動車組充分運用了中車株機公司多年來在國內外動車組研制、服務和運營中所積累的成熟經驗。
中國中車株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清和表示,中國中車株機公司積極布局歐洲,成功參與歐洲國家的鐵路設施建設,推動當地的軌道交通發展,由此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積極踐行者。該項目的成功,為中國中車株機公司進一步拓展世界最高端的歐洲市場帶來示范效應和深遠影響。
基于馬其頓動車組等海外項目,周清和總結中國動車組等高端裝備與軌道交通建設“走出去”的優勢主要在以下幾點:中國企業在建設周期、建設成本、研制技術、運營經驗、運營速度、技術整合方面具備相當的優勢;中國產品具備一定的性價比優勢,產業規模越大,核心技術和大零部件的集成能力越強,成本就越低。中國企業“產品+服務+技術+資本+管理”的出口模式創新,以及政府引導企業整體出海戰略,為中國軌道交通建設和裝備企業參與海外市場競爭創造了必要條件。
據悉,根據馬其頓政府規劃,馬其頓將累計投資6億歐元,對軌道交通系統進行全方位升級改造,從中國采購的6列動車組也是該計劃的一部分。該列動車組預計將在2015年底或2016年初最終投入使用,其余5列動車組預計將于2016年上半年陸續運抵馬其頓,這些列車全部投入使用后,將承擔馬其頓列車客運60%的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