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賢士湖菜場買來的雞蛋煮熟后吃起來有藥味,有點像是人工合成蛋。”昨日上午,接到家住賢士湖的李老太電話后,記者立即趕到她家查看,發現多個雞蛋外殼有裂痕且中間一圈起鼓,看起來像發胖的人腰間的“游泳圈”,煮熟后的蛋白部分呈結晶狀態。為此,記者先后聯系到江西省以及南昌市食藥監檢測機構,卻被告知市里的檢測機構沒資質檢測雞蛋,而省里的檢測所從來沒有做過合成雞蛋的檢測,也無法進行此類檢測,因為國家沒有這方面的檢測標準。
市民爆料 賢士湖菜場買的雞蛋吃起來有中藥味
昨日南昌晚報報道含毒鋁包子的消息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家住賢士湖的李老太看到報道后,一大早就給南昌晚報打來電話,說也想反映一個食品問題,那就是她從賢士湖菜場買來的雞蛋有怪味,而且外形很特別,懷疑是人工合成蛋。
昨天,李老太告訴記者,6月28日上午她從賢士湖菜場F19號攤販處購買了一板生雞蛋。“攤販說單買0.7元一個,如果買整板30個就18元,我就買了一板。” 李老太說,她挑選時覺得有些雞蛋個頭小,攤販就從另外的筐里拿了一些雞蛋進行調換。
“回家后我煮雞蛋吃,發現雞蛋有股中藥味,家里人嘗了都覺得不對勁,后來我將生雞蛋拿來仔細一對比,發現這次買的雞蛋中間都有裂紋,還鼓起來了。”李老太說,她越想越覺得自己可能買到了人工合成蛋。
記者目擊 多個雞蛋中間一圈鼓起且有裂紋
隨后,記者仔細查看了李老太拿出的生雞蛋以及她煮熟的雞蛋。記者先是嘗了一口熟雞蛋,發現初入口的味道跟正常雞蛋差不多,聞起來氣味要更腥一些,嚼了幾口蛋白后,發現回味有點苦。此外,熟雞蛋黃并不像傳聞中的人工雞蛋黃那樣Q彈有橡皮質感,但蛋白卻較硬,邊緣處還出現了結晶硬塊。
隨后,記者將李老太所買的雞蛋和其他菜場、超市購買的雞蛋進行比對,發現李老太所買雞蛋中間部位明顯凸出了一圈,而且沿著凸出位置,雞蛋殼有一圈明顯的裂紋。這種現象并非只是一枚雞蛋存在,而是多枚雞蛋都存在。
“我們懷疑是人工雞蛋,可是一打聽,說是光檢測雞蛋就要好幾千元,我們只好向媒體求助,希望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保障。”李老太希望記者找到專業人士或者機構進行鑒別,給他們一個說法。
離開李老太家后,記者前往賢士湖菜場找到了F19攤位,攤主告訴記者,自己賣的雞蛋有四五種,而李老太所買的0.7元一枚的雞蛋是本地的洋雞蛋。記者在攤點上找了一圈,都沒有發現李老太所買的畸形蛋,但據李老太回憶,當時女攤主是從另外一個筐子里拿出了多枚雞蛋,她懷疑畸形蛋就是攤販另外拿出的。
檢測機構 從未檢測過合成蛋也沒有檢測標準
昨天上午,記者首先聯系上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檢測所,該所工作人員表示,對于雞蛋成分的檢測分很多種,但目前市檢測所還未獲得這一塊的資質,需要咨詢江西省食品藥品檢測研究院。
之后,記者找到了江西省食品藥品檢測研究院,該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研究院對雞蛋進行過檢測,但并非關于人工合成蛋這一塊的,“我們主要是針對真雞蛋,按照國家現有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檢測雞蛋的農藥殘留、營養成分之類,從來沒有做過化學雞蛋、人工合成蛋的檢測,而且國家也沒有這方面的檢測標準,所以我們無法進行檢測。”
記者詢問檢測雞蛋的營養成分或者農藥殘留需要的時間和費用,研究院工作人員表示,國家發改委有專門的資費規定,按以往的情況,檢測費用在1000-1800元不等,而且整個檢測周期會比較長。
農業專家 懷疑雞蛋畸形有異味與飼料有關
省、市專業的食品藥品檢測機構都沒辦法對雞蛋是否合成進行檢測,那么李老太買的雞蛋到底是不是人工合成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記者又聯系上江西農業大學的相關老師幫忙解惑。
看了記者提供的照片和信息后,農大的劉老師表示目前有很多關于人工合成雞蛋的傳言,不過據他了解,假雞蛋流入市場的可能性不大。“我曾經看過一檔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了解到假雞蛋的蛋清和蛋黃都是化學物質的水溶液做成的,真要做得很像真雞蛋的話,成本也要在1元錢以上,而且蛋白只能形成類似果凍狀的白色物體,但不可能具有和真雞蛋一樣的口感。”劉老師說,要造一個假雞蛋比雞生下一個真雞蛋花的時間和資金要多,所以南昌目前出現假雞蛋的可能性比較小。
至于李老太所買的雞蛋出現中藥味道和外部畸形有裂縫等情況,劉老師懷疑是雞飼料出了問題,“可能是母雞吃了不符合標準的飼料而造成雞蛋變異,或是產蛋的雞本身患有影響繁殖的疾病,所有才產出這樣的畸形蛋。”
新聞延伸
食品檢測門檻高讓百姓望而卻步
采訪中記者發現,隨著市民對于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對購買到的蛋、肉、果蔬等食品產生質疑,可是每當市民想要去專業檢測部門送檢時,往往會被高昂的檢測費用嚇倒。
南昌市食品藥品檢測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檢測費用都是按照國家發改委的相關規定收取的,收費標準和有關事項可以在國家發改委的網站上查詢到。按照工作人員提供的文件號,記者進行查找后,發現光是“發改價格[2003]213號”文件中的檢測項目就有562項,其中:“農藥殘留量測定”單項檢測費為1800 元、“多糖或多肽或蛋白質分子量及分布檢查”檢測費1900元、“殘余DNA檢查”檢測費為2100元,就連最普通的“生物制品乳酸檢查” 檢測費都要250元。同時,食品檢測按國家規定至少有3份樣品,1份用于檢測,1份用于復檢,1份用于留樣,而且抽樣后4個小時必須送到檢驗機構,一樣產品可能還涉及多個檢測指標項。
記者了解到,如果是國家法定的抽檢,這費用由國家出;如果是消費者自行送檢,費用至少檢測時是消費者出;如果確實發現了問題,當執法部門認定是商家的問題后,檢測費用才是商家出。這樣算來,市民即使發現了食品問題,面對如此高的檢測價格門檻,也只能像李老太一樣望而卻步,或打退堂鼓或求助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