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餐桌
以食安山東建設為引領,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和執法能力建設,著力治理餐桌污染。
百姓心聲
懷疑羊肉有假 檢不檢測撓破頭
“曾買了一卷羊肉,感覺是假的,可一直沒找到檢測機構。”濟南市民霍德隆家的冰箱里,藏著一個打不開的“心結”—— —一袋真假待定的羊肉卷。“要么是檢測不了,要么是費用太高。”“要是政府加強檢測能力建設,那太好了,百姓吃得放心。”霍先生說。
專家解讀
省政協委員、民革青島市委秘
書長王夕源表示,增強食品檢測能力,尤其是基層檢測能力尤為重要。 “目前,雖然各地鄉鎮多已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但普遍缺少農藥殘留檢測條件,導致農產品安全監管手段薄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和執法能力建設,著力治理餐桌污染。2015年預算草案里又提出,安排食品藥品安全資金4.03億元,支持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增強升級食品檢驗技術支撐能力。“這無疑將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王夕源說。
據悉,近幾年,我省一直把提高抽檢頻次作為確保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抓手。近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食安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省食安辦副主任、省食藥監局副局長王建政介紹,2014年,各部門圍繞整治重點品種和消費量大、風險隱患較大的食品品種,加大抽檢監測力度,抽檢監測批次規模已達到了歷史最高。
(原標題 今年擬投4億破解食藥檢測難 我省將加大食品抽檢力度,治理餐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