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入境:主要任務是“管”但還要“檢”一部分
2014-10-17
作者:
瀏覽數:962
生于河南的老子,其《道德經》洋洋五千言,開篇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話,六個字,使老子思想與玄妙結下不解之緣。“道”,成為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9月中旬,本報記者赴河南檢驗檢疫局采訪,聽到該局局長、黨組書記李忠榜和黨組一班人關于“明道精術,道術統一”的論述,看到河南檢驗檢疫人關于“明道”與“精術”的探索。記者領會,此“道”乃安身立命之道,揚長避短之道,科學發展之道;此“術”乃技術執法之術,綜合管理之術,把關服務之術。
《道德經》之“道可道,非常道”,比較普遍的解釋是: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但可以闡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換句話說就是,道是可以意會而不可言傳的。而記者看到,河南局所追求的“道”,既是高端的,也是平易的,既是凝結著智慧的理念,也是體現著探索的實踐,既是形而上的抽象,更是神形兼備的具象。河南局一班人通過一系列研究,對檢驗檢疫的歷史進程與貢獻、現階段的地位與作用、科學發展的方向與目標,有了更為完整、清晰的認識。他們提煉出檢驗檢疫的“四大特征”、“三個并重”、“三個凸顯”、“十大關系”,正逐步融入河南局改革與發展的大思路,從而“與時俱進地促進觀念的轉變和理念的創新”。
面對這些結結實實的“干貨”,詮釋是多余的,描述是蒼白的。整理在茲,以期交流。
四大特征
其一,最大責任是把好國門。這是職責的根本所在,是最根本的服務。
其二,最大優勢是垂直管理。實施垂直管理,是因為檢驗檢疫體現國家主權,是中央事權,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獨立而超脫。
其三,最大特點是技術執法。行政執法、涉外執法、技術執法“三合一”,檢驗檢疫部門獨有;技術與執法的融合與平衡,更是檢驗檢疫部門安身立命之根本。
其四,最大資源是地方支持。檢驗檢疫事關對外開放、事關外貿發展,執法效能的展現周期較長且相對潛在,因此必須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必須借助和爭取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地方黨委政府支持是檢驗檢疫事業發展的最大資源。
三個并重
其一,服務出口與嚴把進口并重。出口側重服務,進口側重把關;出口突出企業主體責任,進口強化政府監管職能。
其二,宏觀抓質量與微觀保安全并重。所謂質量自覺、質量自信、質量自強,強調的都是質量責任。宏觀職能,包括制定規劃,制定政策(規則),制定標準(方法),監督檢查,大項目管理。微觀保安全,即安全無小事,安全是底線。
其三,改革與發展并重。發展依托改革,改革促進發展。對于正處在敏感時期的檢驗檢疫部門而言,不改革,就沒有發展。
三個凸顯
其一,凸顯國家利益。檢驗檢疫一切職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國家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講,檢驗檢疫的職能可分為三種,即微觀職能、中觀職能、宏觀職能。所謂微觀職能,就是“防控疫病疫情,監測有毒有害”,如果不在截獲、檢出上做文章,說明我們的微觀職能沒有發揮好。所謂中觀職能,就是保證公平、維護正義,落實“守法誠信享便利、違法失信受懲戒”原則。對違法失信行為的寬容,就是對守法誠信企業的褻瀆,對公平正義秩序不去維護,執法威嚴和地位必然喪失。所謂宏觀職能,就是保護國門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正如支樹平局長所言,“檢驗檢疫工作社會效益大于經濟效益,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利益”。
其二,凸顯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的重要性。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已經并必將越來越成為檢驗檢疫把關、服務的主平臺,成為發揮檢驗檢疫涉外執法和技術執法作用的主渠道。質檢總局是國務院明確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18個部委聯席會議召集人,理應在引導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中服務企業,促進出口,在科學合理、依法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中把好國門,履行職責。這是基于“服務出口、嚴把進口”這一理念和規律的判斷。要進一步建立政府部門主導,行業協會主體,龍頭企業主力,專家學者支撐的“三主一支撐”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體系。
其三,凸顯貿易便利化。貿易便利化是制度性安排,而不是針對個別企業的所謂便利化服務,否則便是行政庸俗化,這是檢驗檢疫部門必須反對和抵制的。
十大關系
其一,改革與發展的關系。檢驗檢疫必須主動改革,不改革沒有出路,不改革不能發展。要做到兼顧“術”“道”,道術統一。術:加強進口監管、安全監管、維護國家利益;出口直通放行,進口口岸把關;強化宏觀監管,弱化微觀檢驗;加強質保體系建設和風險管理,減少事后的合格判定和原因查找;引進第三方委托檢驗,減少檢驗檢疫自檢。道:口岸、集散地是檢驗檢疫的主陣地,要永遠立足主陣地;風險管控是檢驗檢疫監管的核心,只有有效管控,才能便利進出;信息化是檢驗檢疫工作的重要載體,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沒有信息化就沒有一體化;檢驗檢疫業務流要依托、順應人流、物流和交通流,這是檢驗檢疫科學化、便利化的關鍵。
其二,中國特色與國際通行做法的關系。“中國特有”不是“中國特色”,“中國特色”不是落后的保護傘、另類的代言詞。中國特色檢驗檢疫必須是具有國際通行做法和國際慣例的基因、雛形,或最終必將成為國際通行做法和國際慣例的中國先進檢驗檢疫理論、道路和制度。
其三,把關與服務的關系。出口側重服務,進口側重把關;宏觀講服務,微觀講把關;把關不要太機械,服務不能無原則。
關于把關,包含宏觀政策、中觀監管與微觀檢驗。所謂宏觀政策,主要是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履行檢驗檢疫職責制定相關政策。所謂中觀監管,主要是“三管理”:準入管理(兩個體系—企業:健全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國家:建立合理合法的技術措施體系)+風險管理(企業誠信風險、企業能力風險和產品自身風險)+后續監管(事中、事后監管)。所謂微觀檢驗,是過程監管與成品檢驗。檢驗是監管的基礎,不是不要微觀檢驗,而是要科學的微觀檢驗,即科學合理抽檢。
關于服務,要做到“人所需,我所有”。檢驗檢疫服務有“五要素”:制定質量安全方面科學監管的優惠政策;通報國內外技術法規、技術標準、技術方法、技術壁壘、質量安全狀況、市場等信息;建設檢測平臺、研究檢測技術及其指導與服務企業;科學、合理應用技術性貿易措施與引導企業、行業協會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質量安全管理意識與知識的培養、培訓與推廣等。從本質上講,減免費用、減少環節與縮短周期不是服務方向,原因是其空間有限。
如何把關?“三個維護、一個能夠”: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檢驗檢疫法律秩序,維護公平正義,對違法失信的容忍,就是對守法誠信的褻瀆;能夠檢出問題、發現問題,檢出率(截獲率)、發現率很重要。
如何服務?“三個有利于、兩個不能”: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有利于鞏固和提升執法地位,有利于獲得或爭取執法資源。服務不能削弱監管,不能削弱權威。
其四,技術與執法的關系。憑數據說話,用技術執法,是檢驗檢疫的突出特色。如果檢驗檢疫缺乏技術,它就不具備不可替代性。這個不可替代性體現在兩個方面,即現場查驗技術和實驗室檢測技術,如果忽視了現場查驗技術性,那么這個不可替代性也會大打折扣。
技術為執法服務,是執法的支撐。但是,技術不能代替執法,不能重技術輕執法。檢驗檢疫的一些執法成果看不見、摸不著,有一些甚至會很快消亡。要通過現代技術保留下來,各地要把執法成果展覽室建起來。為此,河南局作出部署,要求各分支局都要建立執法成果展覽室。
其五,檢驗與檢疫的關系。檢驗與檢疫既要相互融合,更要相輔相成,目前的實際狀況并不樂觀。
其六,產地與口岸的關系。以往出口監管平臺比較簡單,就在生產企業。隨著出口檢驗檢疫監管任務的消減,今后的主要任務就是進口監管,進口監管的平臺在口岸。美國FDA所設置的49個分支機構,全部是在口岸和集散地,所以鄭州大口岸能不能有效建成,對河南局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檢驗檢疫的主要職能體現在口岸上,體現在口岸功能延伸的區域。盡管鄭州航空口岸、鐵路口岸、公路口岸、郵政口岸都有條件發展起來,但鄭州沒有海港,所以要想方設法讓鄭州成為海港口岸功能的延伸區域。自貿區建設為檢驗檢疫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檢驗檢疫是管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的,檢驗檢疫必須在一線執法,“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不適用我們。
其七,監管設施與服務設施的關系。監管設施與服務設施具有一致性,監管設施就是服務設施,監管設施到位了,服務才能夠到位;監管設施不到位,快檢快放就沒有底氣。所以說,要服務好,首先監管設施必須到位。監管設施又有功能性設施與職能性設施之分,我們平時談設施的時候,往往比較多地強調辦公、技術、生活用房等功能性設施,而忽視監管平臺、監管場地、閘口、信息化平臺等職能性設施。
其八,職能到位與操作靈活的關系。在檢驗檢疫實踐中,不僅職能要到位,而且操作要靈活,放收得當,進退自如。譬如我們的進口食品標簽管理,職能是到位了,但操作很繁瑣,往往就把責任背在了自己身上。
其九,檢驗檢疫自檢與采信第三方檢驗機構檢測結果的關系。采信第三方機構結果是趨勢,這是大檢管分離,但是要把握好度。今后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管”,但還要“檢”一部分。比如美國FDA的職能,一是研究檢驗標準和方法,二是對第三方檢測結果進行驗證,三是對口岸自動扣留貨物直接進行執法檢查、實驗室檢測(也是擁有直接“檢”的功能)。
其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關系。要很好地處理兩者關系,避免脫節。我們期盼頂層設計,同時也鼓勵基層先行先試、提煉經驗、培養習慣、形成制度,但要避免以開拓創新的名義,突破現行法律法規規定。
明道,精術,順勢,奮進。今年以來,河南局堅持“十二字方針”,明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提升、打造強局”發展思路,全面啟動基本建設、機構布局、業務改革、事業保障、民生順心“五大強局工程”,大力提升隊伍建設水平、內部管理水平、業務改革水平、對外聯系水平、信息宣傳能力水平“五項水平”。“道”“術”交融,相得益彰,人心思進,正氣凝聚,河南檢驗檢疫事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原標題:明道精術 道術統一
河南檢驗檢疫局加快改革發展步伐思考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