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国产区美女福利/法国啄木乌系列56部/美女被遭高潮免费网站动漫 - 成人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2015年全國質檢系統維護國門安全工作綜述

2016-01-12 作者: 瀏覽數:667

  “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既要重視傳統安全,又要重視非傳統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在2015年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指出:“安全問題向來是底線、紅線,向來是質檢工作的重點、難點,國門安全國家安全體系特別是非傳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不斷完善監管鏈條,抓住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切實守住安全底線。”

  回首2015年,無論是綿延萬里的邊境線,還是星羅棋布的海陸空口岸,國門藍盾閃耀在維護國家非傳統安全的每一條戰線,守護著國土安寧,百姓平安。

  捍衛防線

  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征、埃博拉出血熱等疫情繼續在世界范圍擴散。面對不期而至的疫情,質檢總局極度重視,高度負責,科學研判、口岸嚴防,落實聯防聯控,確保疫情“零輸入”。

  針對疫情,質檢總局黨組專門成立口岸防控工作應急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指揮,統籌謀劃,構筑口岸傳染病防控安全屏障。同時,成立專門工作組,密切跟蹤疫情發展情況,科學評估,動態調整,及時研判、及時預警,對口岸防控工作細節進行全流程、全方位的梳理和檢查。根據梳理檢查結果,動態調整口岸防控措施,確保檢疫過程科學有效。檢驗檢疫系統按照統一部署,嚴密措施,聯防聯控,細化25項關鍵措施,創建境外離境來華檢疫模式,構建境外、途中和口岸三道防線,對疫區來華人員逐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信息登記、信息移交。截至2015年10月31日,累計排查來自疫區人員35856人,發現有癥狀者190例,轉運醫院留觀病例83人,確診傳染病51例,未發生埃博拉出血熱輸入病例。

  2015年,防控工作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獲得“有效防控疫情輸入”評價。在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會上,來自質檢系統的6個先進集體和15名先進個人獲得表彰。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大會中指出:“相關部門、地方和軍隊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成功實現‘打勝仗、零感染’目標,有效防止疫情輸入,保障了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

  構筑屏障

  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健全國門生物安全查驗機制,有效防范物種資源喪失和外來物種入侵”。

  隨著國際貿易高速發展和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各類外來物種頻頻入侵對我國農業生產安全、自然生態平衡構成嚴重威脅。為防控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全國檢驗檢疫系統通過風險評估、境外預檢、口岸檢疫、境內監測等手段,建立起全方位外來有害生物防控體系,編織起一張有效防控外來有害生物的大網。

  2015年3月至10月,全國檢驗檢疫機構以打擊非法攜帶、郵寄植物種子種苗進境行為為主要內容,開展“綠蕾”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國各口岸共截獲非法攜帶、郵寄進境的植物種子、種苗15027批次,重72.7噸,從中發現有害生物11937批次。

  2015年5月以來,我國以國家“部門間CITES執法工作協調小組”名義聯合質檢、林業、海關、公安、海警、工商等部門,開展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全球打擊野生動植物走私犯罪聯合執法行動——“眼鏡蛇三號行動”。活動開展以來,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加大進出口貨物和行郵查驗力度,并根據風險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查驗,共截獲象牙制品、鱷魚皮等瀕危物種150余批,極大地震懾了犯罪分子。

  面對疫情疫病、安全衛生項目以及旅客攜帶郵寄禁止進境物等均呈上升趨勢的復雜局面,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加大查驗力度,去年1月至10月累計截獲有害生物5129種、78萬次,同比分別增長2.7%和31.8%,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327種、7.5萬次。從旅客攜帶、郵寄物中截獲禁止進境物40.5萬批次,同比增長8.3%。

  保障安全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方式的變化,進口食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老百姓的食譜里。然而,事實一再證明,來自異國他鄉的“舶來品”并非絕對可靠。

  當前,全球食品貿易迅猛增長,全球食品供應鏈更加復雜多樣,給我國進出口食品安全形勢帶來了全新挑戰。質檢總局以傳導進出口食品質量安全責任為抓手,建立了符合國際慣例、覆蓋“進口前、進口時、進口后”三個環節的進口食品安全全過程管理體系,努力推動將各方責任落到實處,營造“食品安全、國際共治”新格局。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與蒙古國、斯里蘭卡等22個國家或地區簽署食品安全合作備忘錄,對韓國大米等7種進口食品規定檢驗檢疫要求,規范137個國家和地區輸華乳制品、金槍魚和干堅果等進口食品檢驗檢疫證書,落實出口方政府部門對輸華食品的總體責任。通過加強進口豬肉中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檢驗,使美國、加拿大等國對輸華肉類實施“無萊克多巴胺官方認定計劃”,未實施該計劃企業生產的肉類產品不允許對華出口,成為向出口方政府部門傳導責任保障輸華食品安全的經典案例。對進口食用植物油等大宗產品,實施進口商對境外生產企業和出口商審核制度;對進口嬰幼兒乳粉、冰鮮水產品等重點敏感產品,實施進口商質量自主檢查制度,提交合格證明報告。同時,嚴格違規企業處罰,2015年有57家進口食品生產經營企業、11家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被列入不良記錄或警示通報等“黑名單”,暫停7個國家或地區的138家境外食品企業的產品輸華。

  2015年3月28日,支樹平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食品安全國際共治”分論壇開幕式及相關活動,會見出席“食品安全國際共治”分論壇的嘉賓,并就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食品安全等內容進行交流。與會嘉賓對分論壇的召開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綜合性論壇上討論全球食品安全問題,提出應該構建全球食品安全命運共同體,共同解決好這個問題,同時也肯定了我國在全球食品安全領域所起到的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

  營造氛圍

  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不僅關系百姓民生,更事關國家發展大局,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家對于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工作的重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以來,國務院發布的20多個重要文件中,涉及檢驗監管工作達100多條;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更為檢驗監管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更好地實現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與促進貿易便利化水平的協調統一,質檢系統深刻把握檢驗監管工作特點,樹立問題導向、風險管理、合格假定、事后監管的理念,大力改革創新,完善基于風險管理和技術性貿易措施基礎之上的新型的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模式。

  ——進口煤炭、鐵礦等大宗資源性商品檢驗監管方面,檢出不合格進口煤炭402批、265萬噸,其中環保項目不合格172批、73.15萬噸。通過建立和應用技術性貿易措施,落實國家進口煤炭宏觀調控政策,實現了國務院多措并舉調控煤炭進口的目標。

  ——進口棉花檢驗監管方面,檢驗進口棉花35494批,出具索賠證書8451份,索賠金額3704萬美元。批準179家境外企業登記或續延,對4家境外企業實施降級處理。

  ——進口廢物原料檢驗監管方面,實施檢驗檢疫26.05萬批,將143批不合格廢料拒于國門之外。

  ——危險貨物及包裝檢驗監管方面,檢驗監管進口危險化學品9.3萬批,檢出不合格4635批。與安監、環保、海事、交通、消防等部門協調配合,妥善處理6起進口危險化學品泄漏事件。

  ——進口汽車檢驗監管方面,共處置缺陷進口汽車1875批次,涉及672075輛,其中召回87批次、668496輛,口岸整改1695批次、3398輛;退運93批次、181輛;出動執法人員1800多人次,對800多家進口汽車經銷商履行召回、三包的義務進行了抽查。

  盤點全年工作,在質檢總局黨組的統一指揮和全國質檢系統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全國質檢工作會議提出的“嚴格國境衛生檢疫、嚴格進出境動植物檢疫、嚴格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嚴格進出口商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展望未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指導下,質檢部門將圍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精神,對“放得開、通得快,檢得出、管得住”提出更高要求,為維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生活質量安全、產品質量安全作貢獻。

推薦新聞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詢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