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吃得更好,吃得放心成了老百姓心中一個大問題。雖然政府持續打擊“三聚氰胺”、“孔雀石綠”、“瘦肉精”等,但添加劑超量添加、違法添加等一直存在,而且其隱蔽性更強了。
很快就到2015年底,金域首先為大家盤點一下今年又有哪些違法食品添加劑事件,哪些值得我們反思。
罌粟殼事件
鹵水食品添加罌粟殼 東莞餐館老板被刑拘
今年9月10日上午,廣東東莞市聯合整治行動小組分組展開突擊檢查,先后排查了轄區內多家餐館。當天上午11時許,在東坑鎮東坑村駿發一路215號,聯合行動小組在溫某英經營的“永記湯粉店”內,發現鹵水湯料有疑似罌粟殼材料。12時許,在東坑鎮初坑小塘村駿發西路62號余某超經營的無牌照餐館內,發現該店原料倉庫有罌粟殼132.2克,并現場提取了店鋪正在使用的鹵水湯料。14時許,在東坑鎮井美村駿達路152號,余某華經營的“德記快餐店”內,發現該店原料倉庫有罌粟殼19粒共50克,并現場提取了店鋪正在使用的鹵水湯料。
東坑食藥監分局迅速將三間店鋪提取的鹵水湯料送第三方檢測中心化驗,結果均驗出含有罌粟成分,遂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作進一步處理。東坑警方專案組迅速對溫某英、余某華和余某超3人傳喚調查。經審訊,上述3家餐館的負責人溫某英、余某華、余某超對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兩男子啃鴨脖被查出疑似吸毒
早在2015年3月份,浙江省寧波市警方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一家位于海曙糧豐街的鴨脖店,在店里搜到近一斤的罌粟殼。原因是在寧波市江東白鶴街道某出租公寓樓里,兩個年輕人由于尿檢呈陽性,大呼冤枉。他倆在娛樂場所上班,尿檢被發現陽性,但死活不承認吸過毒,稱可能是吃了鴨脖所致。警方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去查了那家位于海曙糧豐街的鴨脖店,在店里搜到近一斤的罌粟殼。因此,店里的鴨脖連同老板一起被帶走了。
陜西搟面皮中添加罌粟殼香得離譜
同在2015年3月份,陜西志丹縣公安局民警與志丹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進行食品安全檢查過程中發現,被告人高軍、劉雄、劉玲、王梅各人所經營的搟面皮湯汁中經使用嗎啡試劑檢測均呈陽性。經查,四被告人均是為了使自家所經營的搟面皮口感鮮美,增加顧客光顧量,從而聽信他人之言,在搟面皮湯汁制作過程中添加了各自以不同方式得到的罌粟葉、桿、殼,后用該搟面湯調制搟面皮出售。被告人均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3000至1000元不等罰金。
小龍蝦添加罌粟殼
6月份寧波市食安辦、寧波市市場監管局也通報,截至6月10日,在“餐桌掃毒”行動中,市場監管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現場進行罌粟殼快速檢測1890批次,其中檢測出陽性并經實驗室法定檢測后確定呈陽性的8批次,檢出率0.4%。檢出含罌粟成份的所涉店家(或業主)均已被依法查處,并移交公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這8家被檢出非法添加罌粟殼的餐飲單位中,有三家賣小龍蝦。
莞城兩家“隆江豬腳”店涉嫌摻入有毒有害原料
到了10月底,廣東東莞市莞城公安分局聯合莞城食藥監分局對轄區飲食店、水發產品店展開突擊檢查,查到莞城北門橋隆江豬腳林記店和莞城學院路隆江豬腳彬記店兩家快餐店均涉嫌向腌制鹵水制品的湯料里違規添加罌粟殼。執法人員通過現場快速抽檢,發現這兩家店里腌制鹵水制品湯料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并在兩個飯店里共繳獲罌粟殼約1公斤,其中在北門橋隆江豬腳林記店繳獲380多克,在學院路隆江豬腳彬記店繳獲700多克。莞城公安分局對這兩起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立案偵查,對涉嫌犯罪的餐館經營者依法刑事拘留。莞城食藥監分局對這兩家餐館進行了查封。
專家解讀
專家指出,罌粟殼含有嗎啡等物質,易使人產生依賴性而造成癮癖。不法商家將它摻入火鍋、麻辣燙等湯料中,有的還將罌粟殼打磨成粉熬湯,讓人肉眼無法識別。罌粟殼含有嗎啡等有害物質,人長期食用后會出現頭暈、全身發軟、四肢無力等不適癥狀,嚴重時可能對人體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甚至會內分泌失調等,最終上癮,具有潛在的吸食毒品的傾向,其危害不言而喻。正因如此,我國刑法明確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金域提示,小龍蝦、火鍋湯底、牛肉湯、鹵味、燒禽等,都是容易出現非法添加罌粟殼的食品,市民購買時要特別小心。建議消費者購買這些食品時,要選擇信譽度較高的店家,如果發現食品回味特別好,吃完不停想再吃的,就要特別當心,也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含鋁包子事件
包子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食,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但是一些包子鋪為了賣相好、口感好,在制作包子過程中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
山東濰坊查處5家包子鋪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
5月21日,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公安分局與區市場監管局聯合突擊檢查轄區內的早餐攤點,在5家包子鋪內發現了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含鋁”泡打粉。公安機關依法對5名包子鋪老板分別作出行政拘留和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據介紹,5月21日早上7時許,濰城公安分局聯合濰城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多家早餐攤點進行了突擊檢查,其中在5家包子鋪內發現了“含鋁”泡打粉,并查獲違法使用“含鋁”泡打粉的食品有小籠包、灌湯包、蒸包等。經過初步檢測,部分包子內的鋁含量超過了1000mg/公斤。
多地查出鋁超標的食品
今年以來,江蘇、湖北、江西、河北等多地食藥監部門在抽檢中查出這樣鋁超標的問題食品。如河北省食藥監局今年6月初公布,抽檢82家餐飲單位的145批次食品,有16批次都檢出了不得添加的鋁,主要是大家經常食用的饅頭、花卷、包子等面食制品。而北京市食藥監局也通報,在京客隆超市蘋果園店出售的2批次“弘潤”老陳醋海蜇絲,鋁超標50多倍,被責令全市下架。
因此,就在7月初,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出通知,在全國范圍對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這是繼去年實施“禁鋁令”來,國家又一次對含鋁添加劑進行重點規范整治。
進入11月,電視媒體再次曝光了由于在包子里添加硫酸鋁鉀,多家早餐店老板被刑拘! 含鋁包子事件又一次發酵。此次曝光包子鋪的查處情況,讓人觸目驚心,重重的打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專家解讀
事實上,從2014年7月1日起,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調整,這被外界稱為“禁鋁令”。饅頭、發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也就是俗稱的“明礬”,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禁鋁令”實行一年,為何仍然管不住呢?生產成本是一個主要原因。比如發面用到的膨松劑,一種是含鋁的普通膨松劑,一種是無鋁膨松劑,但無鋁膨松劑的成本要比普通膨松劑高。許多商家出于成本和利益考慮,導致“鋁”禁不止。
研究表明,鋁攝入過量可影響神經和骨骼系統健康,而新京報曾報道我國北方居民約有60%個體膳食鋁攝入量超過國際標準,可見鋁添加的事情非常嚴峻 。聯合國專家早就提出,每千克的體重,每周的鋁攝入量不能超過2mg。對于體重為20千克的兒童來說,每周吃這樣一個包子,鋁攝入量就超過了安全值。如果長期吃,大量吃呢?會危及大腦,導致癡呆,還可能骨質疏松、導致貧血。同時這種包子吃多傷腎,還可能致癌。
金域建議大家購買包子饅頭的時候,盡量要看看包子是否發起了特別松軟。如果太松軟,按下去不容易回彈,還有口味有過重的泡打粉味道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糖精棗事件
9月1日凌晨,海口市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警方突擊檢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發市場,查獲封存了一輛貨車上的3.3噸疑似問題青棗。執法人員從中現場抽取2箱青棗送海南省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檢測結果顯示,兩箱青棗每公斤分別含糖精鈉0.3克和0.1克,為“糖精棗”。
為了盡快搗毀糖精棗的加工窩點,9月6日晚,由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聯打辦)以及海口市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組成的“糖精棗”事件專案組,根據調查取證線索,連夜過海趕赴廣東省雷州市,在當地警方及食藥監部門協助下,對海南市場上的“糖精棗”源頭進行追查。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找到了位于英利鎮新村仔村的糖精棗加工窩點。
據悉,海南成功告破糖精棗事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高度重視,電視媒體也跟隨拍攝及播出。 9月2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其官方網站刊文指出:該起案件的查處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跨省合作、聯合執法取得的重要成果。
專家指出,糖精鈉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劑,沒有營養價值,糖精鈉的甜度比蔗糖甜300-500倍,短時間內吃多了會減少血小板,抑制血液再生,對肝臟、腎臟都會造成不利影響,嚴重的可以致癌,用糖精鈉泡過的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糖精棗”。
在此,金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棗的時候,需要留意棗的表皮是否過甜,有粘性,如果有此類情況要小心。同時看看表皮的顏色,一般天然成熟的棗是逐漸成熟、變色的過程,果皮上有不均勻自然顏色,不會綠紅分明(明細分界線)。如果一半是紅,一半是綠的就要小心購買。
偉哥酒事件
69種保健酒違法添加“偉哥”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曾在7月31日通報,在執法檢查中發現,部分保健酒、配制酒生產企業存在違法添加行為,初步查明共有50多家企業涉嫌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硫代艾地那非等化學物質。上述企業中,已有19家企業被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犯罪偵查。
通告并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立即組織開展保健酒、配制酒生產經營專項監督檢查,發現違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的,要依法嚴厲查處;要加快正在辦理案件的調查取證,徹底查清違法產品生產源頭和違法添加化學物質來源,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重慶市抽查餐館,檢出偉哥酒
于10月份,重慶市食藥監局也發布了行政執法案件2015年第三期通報,其中發現高新區愚鳳軒餐館經營的苗山狼露酒,檢出西地那偉哥成分。執法機關已經依法處理嫌疑人。
柳州市突擊抽查偉哥酒
此前于5月底,柳州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接到消費者反映一種名為“金鍋功夫酒”的酒喝后感覺“不正常”。柳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金鍋功夫酒”的生產廠家柳州市柳南區桂坤酒廠進行突擊檢查,隨機抽取送檢,發現“金鍋功夫酒”含有西地那非等禁止添加于食品的化學物質。依據掌握的線索,執法人員又分別對提供配制酒原料的柳州市高新區綠神生物科技公司和另一家生產“柳霸神養生酒”的柳州市德順酒廠進行查處。經抽樣檢驗,上述酒均含有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等化學物質。
偉哥酒產業鏈
食藥總局指出,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關于“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的規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12號),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但據中國經營報8月報道,保健酒業內人士透露,為了非法謀利,部分經銷商將普通酒里加上“偉哥”,冒充知名保健酒品牌等狀況也屢次發生。非法添加、以次充好在整個保健酒行業已經形成了惡劣的頑疾。實際上,保健酒添加西地那非成分的化學物品,已經是這個行業內公開的秘密。業內人士也暗示,保健酒添加“偉哥”的產業鏈已形成。
因此,金域提醒大家,由于假酒充斥市場,要購買保健酒需要到正規的超市商場購買,并注意購買規模大,商譽高的品牌產品。如果發現問題,維權也較為容易。國家對保健酒的行業亂象要大力監管,制定有效機制。同時食藥部門也需要有針對性的抽查此類產品,尤其是不起名的有壯陽功能的保健酒。
“瘦肉精”豬肉,不乏大企業
沃爾瑪檢出“瘦肉精”豬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7月28日發布公告,公布了今年5-6月畜禽肉抽檢結果,顯示抽檢的420批次樣品中,有11批次不合格。這其中有兩批次產品檢出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瘦肉精”。該批次豬肉由北京森順恒發商貿有限公司供貨給沃爾瑪。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森順恒發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順恒發”)只是一家經銷公司,它的豬肉來自哈爾濱的一家生產企業。行業人士認為,在畜禽肉這類生鮮食品上,大型零售企業應該盡量直接向生產企業訂貨,以減少食品供應鏈的中間環節,同時自身設立檢測環節,以保障食品安全。沃爾瑪稱已經成立調查組做調查。
金鑼生鮮肉再次被檢出瘦肉精
9月1日,網易財經財報道,國家藥監局公布了65批次不合格食品通告中,金鑼公司生產的生鮮肉再次被抽檢出含有瘦肉精,這也是金鑼食品今年第二次登上黑榜。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通告顯示,肉及肉制品不合格樣品有8批次,其中臨沂新程金鑼肉制品集團有限公司興隆分公司(產地:哈爾濱市巴彥縣)生產的豬后臀尖檢出禁止使用的西馬特羅。通告稱,金鑼公司曾提出復檢,但在規定期限內未完成復檢,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復核檢驗,復核結果仍為不合格。
金華香腸被檢出瘦肉精
10月,國家食藥監總局抽檢5類食品共744批次樣品,通報顯示,由上市公司金字火腿生產的金華香腸被檢出禁止使用的獸藥沙丁胺醇(瘦肉精的一種)。10月12日,金字火腿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書面回復稱,2015年6月9日,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在成都市場抽檢其公司2014年12月5日生產批次的208規格香腸。2015年7月1日出具檢測報告,檢測指標19項,18項合格,其中沙丁胺醇項目指標超標,判該批次產品不合格。
瘦肉精危害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介紹,沙丁醇胺和西馬特羅是俗稱“瘦肉精”中的兩種,人體食用殘留沙丁胺醇的肉類后可能引起心悸、頭痛、目眩、呼吸困難的癥狀,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甲亢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由于該類藥物長期食用有健康風險,農業部規定該類藥物為“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該類藥物能夠促進動物體蛋白質沉積、促進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積,提高瘦肉率。
金域建議,超市商場等大型商業機構以及食藥局等,需要常態化的使用快檢的方式抽檢豬肉,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
結語:
食品添加劑本來是為提高食品的品質而添加的,能達到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但由于少數食品生產經營者為謀利益,胡亂添加,讓消費者厭惡和誤解。科學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僅要靠政府的監管,還要靠食品生產經營者自身的自我約束。期待新的食品安全法實施過程中,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自律,民眾消費者一起參與監督,還大眾一個食品安全環境。
以上文章是金域原創,如果轉載請寫明出處是“金域食品檢測服務”,微信號“Kingtestlab”。我們下期會繼續關注其他食品安全事件,請大家熱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