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国产区美女福利/法国啄木乌系列56部/美女被遭高潮免费网站动漫 - 成人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小小鍋盔“送檢”引發的誠信之爭

2015-09-07 作者: 瀏覽數:914

成都“嚴太婆鍋盔”店老板,連續三年自掏腰包送檢鍋盔,卻招來種種不理解

  “她這么做,算不算作秀?算不算不正當競爭?是不是在給自己打廣告?”近日,四川日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接到爆料稱,成都小吃界小有名氣的“嚴太婆鍋盔”,其店主嚴太婆連續三年自費將鍋盔主動送到檢測機構檢測,重點檢測增白劑和鋁殘留量。“這么做的價值何在?請你們去了解一下個中內情。”

  帶著讀者反映的一連串問題,8月底,民情熱線記者開始實地踏訪、多方求證。當記者走近嚴太婆時,發現她的“送檢路”并非一帆風順。在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的背景下,嚴太婆這么做是為了什么?她又經歷了什么?從誠信經營個人行為到社會行為,我們需要做點什么?

  三年送檢路

  送檢效仿者少,嚴太婆的徒弟都不愿送檢

  8月27日,記者找到“嚴太婆鍋盔”店,見到了嚴映花。她的店內墻壁上掛著三年來的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為何要送檢?“整個生產流程我能掌控,但面粉是別人生產的,我也害怕里面有添加劑。”嚴太婆回憶,當年有孕婦來買鍋盔,經常詢問“鍋盔安不安全”,自己心里也犯嘀咕。2013年,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社會監督員李渝生對她說,“400塊錢可以檢驗,你愿意出這個錢去檢驗嗎?”“我當然愿意,檢驗后,我賣起安心,別人吃起也放心。”

  同樣是賣鍋盔,當成都科華北路上一家軍屯鍋盔老板聽記者說起嚴太婆送檢鍋盔的做法后,他表示不理解。“八百度高溫烤鍋盔,什么細菌都殺死了,安全得很,沒必要花錢去送檢。”

  今年春節,李渝生走訪了8家個體小吃店,鼓勵他們主動送檢,但沒有一家答應。李渝生告訴記者說,有的擔心送檢結果不合格,花錢找罪受;有的表示不愿意出錢送檢,政府部門出錢的話可去送檢。“食品安全意識淡薄、擔心送檢結果不合格和檢測費較高、找不到送檢渠道,是大多數個體小吃店主不愿送檢產品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嚴太婆的徒弟開了多家“嚴太婆鍋盔”加盟店,為了保證鍋盔的品牌形象,嚴太婆給加盟店提過主動送檢的事,徒弟們都認為“沒有必要”。嚴太婆說,“我還是希望他們都去送檢。”

  記者在“嚴太婆鍋盔”店外隨機采訪了幾名前來買鍋盔的群眾,他們表示,并不知道鍋盔送檢的事,“就沖著好吃才來買,沒有想那么多。”在網絡上,也有人提出質疑,“嚴太婆主動花錢送檢,是為了炒作。”還有的說,就算一時送檢了,誰又能保證平常的鍋盔質量?

  對此,嚴太婆覺得委屈,“送不送檢對生意沒太大影響,開店以來生意一直很好,送檢是為了自己心安。”采訪時記者看到,買鍋盔的顧客排起長龍,并沒人要求看檢測證書。

  記者從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現在主動送檢食品的個體小商戶仍然寥寥無幾。

  困惑在哪兒

  檢測費用上漲,主動送檢要不要繼續

  今年7月,本該到了送檢時間,但是一直支持嚴太婆送檢的李渝生心里卻打了鼓,今年檢測費用由400元漲到了600元,不知道嚴太婆還愿不愿意繼續送檢?

  結果,嚴太婆還是主動打電話請李渝生幫忙送檢。“李老師說今年設備升級了,費用漲了,600元我還能承受。都檢測兩年了,我要堅持下去。”嚴太婆說。

  從400元漲到600元,看似不大的漲幅,對像嚴太婆這樣的個體小商戶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600塊錢的檢測費用來算,她需要做380個鍋盔才能賺回這筆錢。“去送檢一次,我要白打兩三天鍋盔啊。”嚴太婆說,一直送檢現在不送了,別人還以為我以前真的在炒作,或者我的東西有問題了。

  盡管今年選擇繼續送檢,但嚴太婆也不敢保證自己主動送檢的行為能一直堅持下去,“如果費用再繼續上漲超過了1000元,我會考慮要不要繼續送檢,或少檢測點項目。”

  面對上漲的費用,嚴太婆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她回憶,食品安全部門給過她肯定,說主動送檢做得好,但卻一直沒有過實質性的激勵。“政府到底鼓不鼓勵小商戶主動送檢?費用一年比一年高,檢測門檻也越來越高,以后哪個還檢測得起哦!”一位個體小商戶老板得知檢測費用上漲后對記者說。

  如何能誠信

  樹立行業標桿,需政府部門更多激勵

  誠信的經營善舉,為何嚴太婆“三年持續送檢”并未帶動更多人參與?

  省政協委員、省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鄭鈜認為,嚴太婆堅持送檢的舉動是進步,但對于最容易觸動公眾敏感神經的食品安全,遭遇各種質疑是正常的,而要打消公眾質疑,進而帶動其他商販效仿,真正起到行業標桿的作用,只靠她一人力量太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參與,放在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背景下來倡導,來激勵。

  鄭鈜建議,目前情況下,對于像嚴太婆這樣主動送檢的個體商戶,相關部門能否提供常規化檢測,而不是一年一次的自行送檢,形成常規化報告公布,打消公眾對食品質量、送檢過程的疑慮,在得到合格認證后對商戶進行激勵。機制構建上,政府也有很多可以去做的。例如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關于誠信商戶的名錄,或是發布食品誠信經商環境白皮書,也可以通過類似正向激勵的方式,鼓勵商戶誠信經商,把嚴太婆這樣的納入誠信商戶名錄,帶動誠信成為社會行為,讓公眾放心跟誠信商家打交道。

  對于檢測費上漲問題,鄭鈜認為,從檢測機構角度,考慮設備成本收取費用毋庸置疑,但政府應當發揮作用,如發起“誠信天府”基金,對像嚴太婆這樣的商戶主動送檢時,減免一定費用,其減免的費用由基金補貼。“只有政府建立制度性的激勵措施,才能解決嚴太婆、檢測站的兩難局面。”“保障食品安全不僅要靠法律重罰,也需要這樣的正向能量形成引導。”西南交通大學心理研究與咨詢中心主任寧維衛教授認為,在大力倡導構建誠信社會的今天,政府應該明確對主動送檢行為給予看得見、摸得著的鼓勵,比如減免一定稅收、對檢測費用進行一定補助等,以此倡導更多個體商戶愿意主動送檢。

  □本報記者 杜蕾 陽帆

 

  快評

  鼓勵更多“嚴太婆”出現,我們還能做什么?

  □悠然

  編完稿子,頓時感到:一個小小的鍋盔送檢故事,折射的卻是大道理。

  姑且不說大家雜七雜八的爭論,也不說送檢背后的各種猜測,但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是,嚴太婆的這種行為,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一個小小的舉動,能夠一做就是3年,包含誠信經營之義,其目的是要讓消費者吃得放心,這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良心”。因此,這樣的行為無可非議,值得倡導。

  除了尊重和褒揚之外,我們認為,一個嚴太婆還遠遠不夠,鼓勵更多的“嚴太婆”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產品質量,各方面都應有一顆包容之心,善待這種行為。甚至,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通過一些實實在在的支持、獎勵,讓更多的“嚴太婆”涌現出來、走得更遠?特別是在當前創新創業火熱的大背景下,也許,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推薦新聞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詢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