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国产区美女福利/法国啄木乌系列56部/美女被遭高潮免费网站动漫 - 成人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互聯網+下的第三方醫學檢驗

2015-05-15 作者: 瀏覽數:964

  凌晨時分,浙江迪安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杭州三墩工業園區的中心實驗室里依然是燈火通明。一排排儀器和試管后面,從常規的血液檢測到染色體檢測、免疫檢測,檢驗人員正在緊張忙碌著。每天晚上,這里都會接到眾多醫院送來的2萬多個樣本,第二天早上6時,實驗室會把檢測結果再返送到各個醫院。

  根植浙江的迪安診斷是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的領軍企業,以提供診斷服務外包為核心業務,目前為全國8000多家醫院提供醫療檢驗服務。在前不久省政府召開的全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電視電話會議上,迪安成為進行交流發言的唯一企業代表。

  醫療診斷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紅紅火火的迪安,已成為當下國內第三方醫療檢驗方興未艾的縮影。

  病理檢測外包

  市場蛋糕誘人

  對于第三方檢驗,迪安診斷執行總裁徐敏打了一個比方:它們是“醫院的醫院,醫生的醫生”。“就是各個醫院把做不了的高成本、高投入、高風險、不掙錢的病理檢測項目外包給我們,而我們的利潤來自集約化檢測節約的相對成本。”

  數據顯示,早在19世紀20年代美國就出現了商業化醫療檢驗的實驗室,美國最大的獨立醫學實驗室Labcorp 2014年收入已經達到60億美元,市值高達128億美元,另一獨立醫學實驗室巨頭Quest 2014年收入高達74億美元,市值高達111億美元。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北美、歐洲、日本的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分別占據38%、50%、67%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僅占比2%,待發掘的市場潛力巨大。但與蛋糕的誘人相伴的,是中國第三方檢驗企業對成長瓶頸的克服。

  要成為“醫院的醫院,醫生的醫生”,必須要得到醫院和醫生的信任。2003年,迪安剛開始做診療外包服務,當時很多醫院都異口同聲地拒絕。“醫院都有自己的診斷科室,對我們民營的醫療外包服務不放心,擔心出醫療事故后我們不認賬。”迪安診斷董事長陳海斌跑了很多醫院,幾乎全吃了閉門羹。最終,一家大醫院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幾個虧損的檢測項目外包給了迪安。正是靠著一點點客戶的積累,迪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如今,它的不少檢測標準比醫學發達國家還要嚴格,出具的醫學檢驗報告已被世界上47個國家所認可,還獲得了腫瘤基因測序的臨床應用試點資格。

  今年以來,迪安診斷先后與韓國最大的醫學獨立實驗室SCL、連續21年獲得全美醫院綜合排名第一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等國際“醫學大鱷”合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院長保羅·羅思曼說,雙方牽手能讓中國患者在線接受全球頂尖醫生的診療,迪安的診療人員也可得到美國專家手把手指導。

  分級診療推進

  實現資源共享

  “第三方檢驗與大醫院的檢驗科之間不是競爭而是互補,正是這些第三方實驗室外包走了大醫院里鮮有患者做的冷門項目,讓大醫院更加輕裝上陣。”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兼檢驗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檢驗學會浙江分會主委謝鑫友看來,相對于大醫院,第三方檢驗對于基層醫院的生存發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我國醫改進程不斷推進,以迪安為代表的國內第三方檢驗企業也贏來更多的發展紅利。隨著分級診療不斷推進,第三方檢驗實驗室的作用更加凸顯,成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一環。

  “90%的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癥和部分疑難復雜疾病要在縣級醫院及社區解決,須依靠科學檢驗做出準確診治,但基層檢驗力量畢竟有限,這也是第三方檢驗大展拳腳的地方。”浙江省健康服務促進會會長朱耀傳對于這類企業的前景信心十足,認為它們將會在獲取豐厚市場回報的同時助益醫改,促進醫療衛生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資源共享,規模效應將大幅降低醫療檢測成本,對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杭州西湖區蔣村(文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迪安診斷的客戶之一。據該中心負責人介紹,衛生院服務的社區有近12萬居民,每年門診人次有30多萬,需要化驗的有10萬多人次,即使做一般的全科化驗,也需要至少每年500萬元以上的投入,且不少儀器的利用效率肯定不高。該中心跟迪安診斷簽署了服務外包協議后,每天上午10點左右,迪安診斷的工作人員就會來取需要檢驗的樣本,下午就會把檢驗結果發回,方便快捷。“只需要按件支付檢驗費,連檢驗科室和設備都省了。”

  目前,迪安診斷服務收入中10%來自大醫院,50%來自二級醫院,成長最快的社區醫院也已超過了20%。陳海斌堅信,未來社區醫院的比重會取代二級醫院,而“小醫院”將成為第三方診斷最大的收入源泉。

  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第三方檢驗方興未艾,而插上“互聯網+”翅膀的第三方檢驗更是如虎添翼。

  4月初,一則消息引起了醫學界乃至資本市場的注意:迪安診斷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獨立檢驗機構互聯網運作模式”。

  據了解,現階段,阿里健康在打通藥品流通環節的藥品O2O平臺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打造云醫院平臺醫療服務生態系統,服務對象是全國60萬個基礎衛生醫療機構,而第三方檢驗企業,將成為這個生態系統中重要環節。

  雙方聯手打造的互聯網檢驗系統涉及醫生、醫療機構、患者、醫療保險、檢驗與影像診斷、健康管理、藥品供應等各方面。徐敏描繪了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在線診療的過程:在“云醫院”里,醫生為患者線上開出檢驗單,患者到線下就近地點采集血液等樣本,由物流取樣并送至線下實驗室,檢驗后再通過網絡傳輸報告給醫生與患者,醫生再依據檢驗結果做出診斷,開出藥方。“再不用到醫院排隊,在家里動動手指就能看病。”

  談起這樁與電商巨頭的“聯姻”,陳海斌坦言不少具體的東西還未想得太透,但他肯定的是,“這會為公司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服務帶來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如何借助“互聯網+”的風口飛得更高?被員工稱為“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想著田里的”陳海斌,以及其他國內第三方檢驗企業的領軍者們,已經開始了新的思考。

推薦新聞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詢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