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市質監局采訪時了解到,在被稱為改革創新元年的2014年,上海市檢驗檢測監管工作創新頻出,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的基礎上,扎實樹立底線思維,突出問題導向,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管,采取專項監督檢查、飛行檢查、盲樣考核、現場操作考核、能力驗證、告知承諾后續監管等舉措,會同公安交警、安監、衛生計生等部門開展聯合監督檢查,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率,嚴防吞噬改革紅利。
自2014年4月閘北區獲批創建全國首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以來,得益于有效的政策引導,該示范區已初具規模。全區共有檢測認證機構65家,集聚了萊茵、南德、德凱、天祥等一批國際知名的行業龍頭企業,華測、上海德諾、上海電氣輸配電試驗中心等一批國內檢驗檢測領軍企業,上海市質檢院機電所、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電產品檢測技術中心等國有背景檢測機構,以及上海市質量檢測行業協會和上海市認證協會等行業中介組織。閘北已成為上海市重要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集聚區之一。
為了突出分類監管,保證放要放得出,管要管得住,上海對全市86家機動車安檢機構展開評價,評價結果為A類的有12家,占14.0%;B類的有63家,占73.2%;C類的有11家,占12.8%,其中上海吉鴻機動車安全檢測服務有限公司、上海珊考機動車檢測維修有限公司、上海亞龍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上海南郊機動車安全檢測有限公司、上海市長寧區機動車檢測維修中心、上海市汽車修理有限公司第一汽車技術檢測站6家為開展社會車輛檢驗的機動車安檢機構。對于C類機動車安檢機構,市質監局將納入重點監管對象,每年檢查次數不少于3次,并開展隨機飛行檢查。
在對全市672家獲證機構的計量認證資質認定專項監督檢查方面,除了能力比對等監督措施外,該市還對室內環境、公共場所、職業衛生等領域的83家實驗室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查發現,上海裕方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澳實分析檢測(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疾控生物工程檢測評價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正鑒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國齊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淼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等檢測機構,在人員管理、標準更新、原始記錄、檢驗報告、分包管理等方面存在較多不規范問題。
上海食品檢驗獲證機構有72家,專項檢查發現,被責令整改的有上海實力可商品檢驗有限公司、上海市徐匯食品藥品檢驗所、上海安永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青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食品檢驗機構,它們在標準物質管理、人員管理、標準更新、檢驗報告等方面存在較多不規范問題。
記者在采訪時還獲悉,上海市質監局2014年6月1日在自貿區內試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審批告知承諾制,7月1日,該舉措在閘北區復制后,決定在實驗室資質認定方面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制,從2015年1月1日起,注冊地和實際經營地均在徐匯區內的檢驗檢測機構實驗室資質認定的標準變更、實驗室場所變更、授權簽字人變更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度,并將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告知承諾的實施區域和審批項目,加速在全市推廣。
根據構建“放、管、治”三位一體質量提升格局的要求,上海市質監局重點探索打破政策壁壘,向社會檢測機構開放政府監管檢測業務,率先向社會檢測機構開放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探索改革本市監督抽查承檢機構選定方式,以及試點區域質量整治向社會檢測機構開放。2015年,該局將繼續鼓勵有條件的區(縣)政府培育區內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在政策扶持、體制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
(原標題:放要放得出 管要管得住
上海規范檢驗檢測機構嚴防吞噬改革紅利)